破净价高筑,股跌路在年融南京资3债台何方亿仍医药
10月16日,破净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医药”)发行可转债申请获上交所审议通过。年融南京此次,资亿筑股公司发行可转债拟募集资金10.81亿元。仍债
在融资这条漫漫长路上,台高南京医药可谓马不停蹄。价跌据不完全统计,医药自2009年开始,破净南京医药在资本市场上的年融南京融资总额令人震惊,竟然高达376.78亿元,资亿筑股然而,仍债让人唏嘘的台高是,其股价竟下跌超过22%,价跌甚至还跌破了每股净资产。医药
值得留意的破净是,在南京医药的历次融资当中,大部分资金都被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或者置换有息负债。这显然表明,南京医药已债台高筑。财务指标也有力地印证了这一状况。自2014年以来,南京医药的资产负债率始终在70%以上高位徘徊,而在2004年至2013年这一阶段,其资产负债率的平均值更是超过了80%。
另外,近些年来,医药领域的反腐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持续推进。南京医药的销售费用也保持在10亿元以上,业务招待费、专业服务费合计占销售费用的比例超过10%。正因如此,监管层向其发出询问,质疑是否存在商业贿赂的情况。
南京医药有11名高管年薪过百万,其中董事长周建军2023年年薪218.6万元,与2019年相比暴增147倍。
用各种工具疯狂融资380亿,股价惨跌22%
梳理相关公告可知,自2009年起,南京医药似乎陷入了对资金的极度渴求,开启了近乎疯狂的融资模式,多达15次。增发、可转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金融工具被其运用得得心应手,累计融资额接近380亿元。
统计显示,在这漫长的15年里,南京医药实施了4次增发,发行了6次短期融资券、3次中期票据、1次可转债以及1次资产支持票据。
上图数据来源:南京医药公告
据悉,南京医药此次发行可转债始于2023年7月,当时披露了发行可转债预案及可行性分析报告。2024年1月,正式发布申报稿。历经两轮问询的艰难考验后,南京医药的可转债申请终于在10月16日成功获批。也就是说,南京医药可转债从披露预案到过会,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此次,南京医药发行可转债拟募集资金高达10.81亿元,计划投入2.24亿元用于南京医药数字化转型项目,1.42亿元用于南京医药南京物流中心(二期)项目,3.91亿元用于福建同春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期)项目,还有3.24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按理说,如此规模庞大的资金注入,理应给公司发展带来强大动力,推动股价节节上扬。但现实却令人大跌眼镜,南京医药的股价不涨反跌,一路惨跌。自2009年以来,南京医药股价跌幅竟高达22.37%(不复权)。截止2024年10月17日收盘,该股股价报4.65元,跌破每股净资产(2024年上半年为5元)。
由此可见,南京医药融资300多亿来发展公司并没有提振股价。
超500亿营收难掩高负债率
2021年至2023年,南京医药的营业收入一路攀升,分别达到451.23亿、502.22亿、535.90亿,不过,这与九州通上千亿营收和上海医药两千亿营收还是差了一大截。
然而,在营业收入持续上扬的大好形势下,南京医药的资产负债率却连年居高难下。从2014年至2023年,其资产负债率均超过70%,而在2004年至2013年期间,资产负债率更是冲破80%的高位。
通常来讲,资产负债率一旦超过70%,就意味着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借款来进行投资活动,而这些借款日后都必须偿还。倘若企业的现金流无法支撑负债的清偿,极有可能引发财务状况危机,从而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债务方面,2021年至2023年,南京医药负债总额分别为206.5亿、249.6亿、211.6亿,其中,短期借款分别为36.69亿元、18.05亿元、17.63亿元,长期借款分别为9.81亿元、16.02亿元、11.0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医药此次可转债募集的资金中,有30%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并且,在历次融资中,其所获资金的大部分都被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或置换有息负债。
由此不难洞察,南京医药之所以疯狂融资,原因无他,实在是太“缺钱”了!
销售费用持续增长 业务招待费占比超10%
另外,南京医药的销售费用呈现出逐步攀升的态势。2021至2023年,南京医药的销售费用分别高达10.76亿元、11.58亿元、11.73亿元。
据悉,南京医药的销售费用主要涵盖职工费用、劳务费、使用权资产折旧等。其中,差旅及业务招待费、专业服务费二者合计占销售费用的比例竟然超过了10%。
面对上述数据,上交所向南京医药提出要求,让其说明专业服务费的发生背景、服务内容,与公司业务规模的匹配性,是否符合行业惯例,以及公司在医药销售过程中是否存在商业贿赂行为。
南京医药宣称,公司一直通过持续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大力加强对各级人员的廉洁从业教育,以此确保公司及子公司能够合法合规经营,并实现健康稳步发展。
此外,南京医药还通过明令禁止有关商业活动行为的负面清单,不断健全完善经营行为管理标准,持续强化企业管理。
正因如此,南京医药坚称,报告期内在医药销售过程中不存在商业贿赂的情况。
近年来,随着医药领域反腐的持续推进,在医药企业在上市或再融资的过程中,监管部门也将重点目光聚焦于企业在销售过程中是否存在行贿行为。
上图来源:南京医药公告
不过,南京医药在2016年曾因一篇行贿报道发布澄清公告。当时,有媒体报道《涉嫌单位行贿南京医药孙公司董事长被逮捕》,2016年2月2日,合肥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合肥天星药事服务有限公司原法人代表、董事长杨麟以涉嫌单位行贿罪决定逮捕。
南京医药澄清表示,截至公告披露日,安徽天星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及合肥天星药事服务有限公司尚未收到相关部门对杨麟一案的正式通知。合肥天星乃是南京医药二级子公司,南京医药通过公司控股子公司安徽天星间接持有其100%股权。
董事长薪酬5年上涨147倍
南京医药高管的薪酬也是连年上涨。2023年,南京医药有11名高管的薪酬超过了百万,董事长周建军、总裁张靓的薪酬更是超过了200万元。
其中,周建军2019年薪酬为88.62万元,2023年直接飙升到218.6万元,短短5年增长了147倍。值得注意的是,周建军2019年3月份才开始担任南京医药董事长,扣除此因素,以2021年111.9万元为基数计算,其2023年薪酬也上涨了近100%。
另外,南京医药总裁张靓的薪酬也由2022年的107.6万元,上涨到2023年的210.4万元。
资料显示,周建军自2019年3月22日开始担任南京医药董事长,曾任南京医药销售总监、药品物流中心总经理、药品分公司经理、大客户事业总监、医疗机构供应链服务事业部总经理、副总裁、董事、副董事长、总裁。
未来,南京医药能否彻底摆脱这些负面阴影,在合规经营的道路上稳健前行,重新赢得市场的信任与认可,我们将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韩静
(责任编辑:休闲)
-
在超自然生态系统中,魔物的进化机制展现出独特的生物逻辑:其生命形态并非固定,而是通过能量掠夺、基因重组和环境应激持续迭代。这种以"吞噬-适应-突变"为核心的生存模式,打破了传统生物学中物种演化的渐进性 ...[详细]
-
计量有温度 企业加速度——广西梧州市计量测试所温情服务企业侧记
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张玮茹记者顾艳伟)“不用担心,我们可以校准”“不用再拿去哪,我们就可以完成检测”,最近,广西梧州市计量测试所主动“上门服务”,给企业“把脉问诊”,把计量纾困解难政策落实到企业的车间厂 ...[详细]
-
浙江宁波率先试点“放心消费现代社区”建设 促进放心消费建设工作提质升级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郑铁峰)11月8日,浙江省深化“放心消费在浙江”行动现场会在宁波召开。会议通过现场观摩的形式,推广宁波“放心消费现代社区”“放心消费无忧退货”保险、放心消费数智治理等创新经验,促进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万晓东)为进一步提升消费维权工作效能,不断提高“12345”市民诉求解决率和满意率,10月13日,北京市怀柔区市场监管局开展消保调解工作业务培训。各市场监管所从事消费者权益保护调 ...[详细]
-
秘境入口开启机制解析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深圳讯记者黄劼)针对即将到来的“双11”“双12”重要节点平台促销活动 ,10月28日,广东省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召开重点平台企业行政指导会,针对重点网络平台企业,从10个方面提出合规指引及3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林顺林记者张文章)福建省莆田市结合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针对食品安全领域突出隐患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业态、重点环节和重点品种加强监管,稳步推进食品安全领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哈尔滨讯记者刘传江)日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市场监管局印发《关于在全市开展企业开办全城通办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从10月15日起,全市开通企业开办全城通办业务,全市企业设立由辖区各自受理改为 ...[详细]
-
在创造与魔法的开放世界中,泥板作为重要的基础建材与合成材料,广泛应用于装备打造、建筑建造和高级道具制作。由于泥板的获取涉及多种资源采集、地形探索与合成公式,许多玩家在初期容易陷入效率低下或路线规划混乱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武汉讯刘志宏 记者吴采平)近日,记者从湖北省枣阳市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立足部门职能,找准双随机监管与推进“小个专”党建工作的切入点、耦合点,积极探索将“小个专”党建工作融入“双随机、一公开 ...[详细]